为救患癌丈夫妻子断了自己的药 每天只吃一顿稀饭
妻子患有10多年的胃溃疡,一直以药维持身体,丈夫又被诊断患有鼻咽癌,家里已经债台高筑,仍然要面临几十万的医疗费。资中县村妇王海蓉面对困境,毅然做出了选择:断自己的药,每天只吃一顿稀饭,用尽一切方法省钱,只为全力维持丈夫的治疗。
昨日下午,躺在成都军区总医院的病床上,丈夫邓先德用手擦拭着王海蓉脸上的眼泪,喃喃说着:“对不起,是我拖累你了……”
因为鼻咽癌,55岁的邓先德脸上发黑、浮肿,鼻子左侧已经完全溃烂,癌症带来的头痛时刻折磨着他。中午,王海蓉打来稀饭,扶起丈夫一口一口地喂。没吃两口,邓先德摇摇头,闭着眼睛又躺在了床上。疼痛严重影响了他的咀嚼功能。帮丈夫擦了擦嘴角,王海蓉将剩下的稀饭吃了下去。
那碗稀饭价值5毛钱,王海蓉已经连续吃了快两个月。为了省钱,一日三餐变成了一日两餐甚至一餐,实在饿了,再买上一两个馒头。天气越来越冷,可是王海蓉没钱给自己租一处落脚之地。每晚她搬来板凳,趴在丈夫的床边睡,这让她患上了感冒,多日未痊愈。连续两个月的住院治疗,夫妻俩花完了借来的 4万元钱,如果要做完整个疗程,则需要支付几十万的高额医疗费。钱从哪里来?王海蓉只能靠省,丈夫的医疗费不能省,只有“抠”自己:10多年来,因为贫血和胃溃疡,王海蓉每天都需要吃药。可如今,王海蓉悄悄停了自己的药。
王海蓉不敢想,如果停止治疗,和自己相濡以沫30年的丈夫会不会很快就撒手人寰?结婚30年来,夫妻俩没有红过一次脸。他们靠勤劳的双手,供两个儿子上了大学。眼看着两个儿子都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老两口也该享清福了,厄运却来了。今年6月,邓先德被确诊为癌症。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儿子上大学欠的助学贷款还有3万未还,远在东莞打工的大儿子找亲戚朋友借了4万,让父亲入院治疗,然而癌症犹如无底洞,让一家人一筹莫展。
王海蓉还坚强地支撑着,她将家里的玉米、花生、猪等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卖了,能从自己身上省下的钱都省了。对她而言,如果能治好丈夫的病,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虽然,她现在并不知道未来的路如何走下去……
【为救患癌丈夫妻子断了自己的药 每天只吃一顿稀饭】相关文章:
★ 小升初择校标准
相关文章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精品推荐
- 小升初资讯
- 小升初衔接
- 小升初特长生
- 小升初分班考试
- 小升初学区房
- 小升初其他文章
- 小升初政策
- 小升初电脑派位
- 小升初择校
- 小升初练习题
- 小升初经验
- 小升初推优
- 小升初小五班
- 小升初简历
- 小升初真题
- 小升初模拟题
- 小升初名校动态
- 小升初小道消息
- 小升初征文
- 小升初面试
- 小升初学习资料
- 小升初优录
- 小升初升学指导
- 小升初常见问题
- 小升初小学
- 小升初教育新闻
- 小升初天天练
- 小升初学科辅导
- 小升初名词解释
- 小升初自主招生
- 小升初语文题
- 小升初数学题
- 小升初英语题
- 小升初奥数天天练
- 小升初语文天天练
- 小升初英语天天练
- 小升初总复习
- 小升初升学策略
- 小升初话题
- 小升初专家指导
- 小升初备战
- 小升初实战
- 小升初家庭教育
- 小升初小学知识点
- 小升初初一衔接题
- 小升初常识
分类导航
- 小升初资讯
- 小升初衔接
- 小升初特长生
- 小升初分班考试
- 小升初学区房
- 小升初其他文章
- 小升初政策
- 小升初电脑派位
- 小升初择校
- 小升初练习题
- 小升初经验
- 小升初推优
- 小升初小五班
- 小升初简历
- 小升初真题
- 小升初模拟题
- 小升初名校动态
- 小升初小道消息
- 小升初征文
- 小升初面试
- 小升初学习资料
- 小升初优录
- 小升初升学指导
- 小升初常见问题
- 小升初小学
- 小升初教育新闻
- 小升初天天练
- 小升初学科辅导
- 小升初名词解释
- 小升初自主招生
- 小升初语文题
- 小升初数学题
- 小升初英语题
- 小升初奥数天天练
- 小升初语文天天练
- 小升初英语天天练
- 小升初总复习
- 小升初升学策略
- 小升初话题
- 小升初专家指导
- 小升初备战
- 小升初实战
- 小升初家庭教育
- 小升初小学知识点
- 小升初初一衔接题
- 小升初常识
- 2012年第20届奥林匹克杯全国作文大赛青岛赛区获奖名单
- 让孩子开朗乐观成长的八个建议
- 今秋合肥小学新生爆满 未足龄儿童空位难觅
- 教育局:全市7区将新增13所幼儿园
- 江西去年查处学校乱收费逾3000万
- “我心中的世园会”大赛软笔书法获奖名单(一)
- 华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来了!这些优质教育资源落户济南!
- 2018年武汉十一崇仁区内优录家长会
- 2018年武汉十一崇仁北区优录报名时间
- 苏州2018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时代的进步
- 苏州2018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未来科技世界
- 苏州2018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创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