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让孩子接受你的说教
为人父母很多家长有一种误解,认为教育孩子就是“说”孩子、“训”孩子、“数落”孩子。
论起“数落”,有的家长可谓达到极致,能够早晨说、晚上说、见孩子面就说,孩子已经表现不错了仍然找茬儿说。孩子越听越烦,有的想躲开,有的顶上几句:“别说了,知道了,知道了。”“烦不烦人啊!”
我们是不反对说教的。教育孩子,“说”是一种重要方式。但是要想让孩子接受说教,必须做到:
一、说得有理。道理正确,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孩子实际。
二、说得有力。话语不能干巴巴、枯燥乏味,要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生动、形象,有实际例证。
三、说得精要,不啰嗦。重要的内容可以重复,但不能啰嗦。
四、说得适时。不能盲目地有机会就说,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孩子最烦家长天天说,不分场合见面就说。
五、说得有新意。最忌讳车轱辘话来回说,老一套谁也不爱听。说,应该有新的内容,新的信息,让孩子有新鲜感。
这几条要做到是不那么容易的,需要家长经过一番努力才行。如果一时做不到,家长应该适可而止,少说些,能不说就不说。事实上,天天说教的家长,绝不是高明的家长,也不会是高水平的家长。
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渗透性”,孩子是家庭的一员,与家长接触时间最多,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种“渗透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身教,二是境教。
身教就是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影响孩子。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我认识一位家长,她的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后来,这位母亲参加了成人中专的学习。妈妈灯下苦读的精神感染了孩子,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总得催孩子了。有时妈妈睡得晚,孩子主动陪妈妈学习。这就是身教的力量。
那么,要求孩子有好的生活习惯,家长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按时起居,讲究卫生。如果家长自己缺乏卫生习惯,孩子就会照你的样子去做。有一句俗语说得特别好:“孩子是家长的影子。”有了身教的基础,再加上有理、有力、有节的说教,孩子就会更服从家长的教育了。
境教,就是以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积极的教育影响。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呢?
家庭人际关系和谐,气氛融洽。这包括夫妻关系、长晚辈关系、亲友关系。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孩子身心舒畅,情绪稳定,易于培养健康的人格,学习也会踏实努力。
家庭的物质环境也很重要。这主要是指家庭物质生活平实节俭,既保证基本的或较好的生活条件,也不奢侈浪费。居住、饮食、行路、穿着,最好全家人都保持一种平常心。即使家庭富裕,也不可超量消费,高档攀比,更不能走进享乐误区。从一定意义上说,环境教育也是身教。
家庭教育,必须走出单纯说教的误区,尤其要重视身教和环境教育。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是教育孩子成功的基础条件。
【家长如何让孩子接受你的说教】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精品推荐
- 小升初资讯
- 小升初衔接
- 小升初特长生
- 小升初分班考试
- 小升初学区房
- 小升初其他文章
- 小升初政策
- 小升初电脑派位
- 小升初择校
- 小升初练习题
- 小升初经验
- 小升初推优
- 小升初小五班
- 小升初简历
- 小升初真题
- 小升初模拟题
- 小升初名校动态
- 小升初小道消息
- 小升初征文
- 小升初面试
- 小升初学习资料
- 小升初优录
- 小升初升学指导
- 小升初常见问题
- 小升初小学
- 小升初教育新闻
- 小升初天天练
- 小升初学科辅导
- 小升初名词解释
- 小升初自主招生
- 小升初语文题
- 小升初数学题
- 小升初英语题
- 小升初奥数天天练
- 小升初语文天天练
- 小升初英语天天练
- 小升初总复习
- 小升初升学策略
- 小升初话题
- 小升初专家指导
- 小升初备战
- 小升初实战
- 小升初家庭教育
- 小升初小学知识点
- 小升初初一衔接题
- 小升初常识
分类导航
- 小升初资讯
- 小升初衔接
- 小升初特长生
- 小升初分班考试
- 小升初学区房
- 小升初其他文章
- 小升初政策
- 小升初电脑派位
- 小升初择校
- 小升初练习题
- 小升初经验
- 小升初推优
- 小升初小五班
- 小升初简历
- 小升初真题
- 小升初模拟题
- 小升初名校动态
- 小升初小道消息
- 小升初征文
- 小升初面试
- 小升初学习资料
- 小升初优录
- 小升初升学指导
- 小升初常见问题
- 小升初小学
- 小升初教育新闻
- 小升初天天练
- 小升初学科辅导
- 小升初名词解释
- 小升初自主招生
- 小升初语文题
- 小升初数学题
- 小升初英语题
- 小升初奥数天天练
- 小升初语文天天练
- 小升初英语天天练
- 小升初总复习
- 小升初升学策略
- 小升初话题
- 小升初专家指导
- 小升初备战
- 小升初实战
- 小升初家庭教育
- 小升初小学知识点
- 小升初初一衔接题
- 小升初常识
- 小升初家长和孩子忙碌的暑假,都进行了哪些充电
- 一家之言:话说草根阶层的小升初
- 小升初必备常识之二:关于小升初简历
- 家长分享:十一学校2013小升初介绍
- 上岸家长解读女儿的2013小升初
- 孩子的心声:我的书包,为什么这样沉
- 家长避免这几个误区,让孩子做小学升初中赢家
- 天津初中招生面试自我介绍范文二
- 天津初中招生面试自我介绍范文一
- 天津初中招生面试自我介绍范文五
- 天津初中招生面试自我介绍范文四
- 天津初中招生面试自我介绍范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