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心里上战胜“小升初”衔接
升入初中后,由于课程增多,难度加大,很多学生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专家表示,初一在整个初中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小升初衔接,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
2010年“小升初”择校考刚刚落下帷幕,“小升初”衔接班的抢夺战已烽烟四起。记者近日从昆明多家培训机构了解到,在“小升初”择校考培训热的带动下,“小升初”衔接培训也日趋升温,很多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期望从“小升初”衔接班抓起,让孩子进初中后也能优秀。
“家长对‘小升初’衔接重要性的认识比以前增强了,这是导致‘小升初’衔接培训比较火热的重要原因。”昆明五华鹏程培训学校校长张艳称,以前很多家长都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一进初中成绩就直线下降,现在几乎都知道需要做好‘小升初’的衔接。
“以前做‘小升初’衔接培训的机构很少,但现在有很多机构都开始涉足‘小升初’衔接培训课程。”昆明家家乐辅导学校校长张立家表示,孩子上了中学,科目增多,学习任务加重,学生之间成绩的差距就容易拉大。过去家长一般集中在孩子上初三时再进行补习,却忽略了初一是初中的基础,初一学不好,初二初三往往也学不好。“其实衔接也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提前学习初中课程,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初中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自信的心态。”
新内容让孩子难以适应
“初中学习对学生的要求和小学差别很大,孩子往往难以适应,因此,参加衔接培训很有必要。”张立家指出,初一的成绩与小学的联系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紧密,尤其是数学,在小学成绩很好的到了初中往往考不好,因为小学的奥数主要侧重于逻辑思维,而初中数学的方程、函数根本跟逻辑思维关系不大。到了初中成绩就严重下滑的学生。随着科目增多、内容加深,智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越来越小,而心态、方法、努力程度,特别是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父母的典范作用,往往决定了孩子能够考上什么样的高中和大学。
“晕轮效应”促使家长博弈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孩子刚入学的表现会直接决定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而这个评价一旦确立起来就会长期存在。”多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都对记者指出了孩子升入初中后的“晕轮效应”——把好的当成最好,把差的归为最差,这也是促使家长愿意花钱“小升初”衔接的一个重要因素。
“晕轮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它能让孩子的学习正螺旋上升或负螺旋下降,正面的、积极的评价会让孩子的学习正螺旋上升,充满自信,而负面、消极的评价容易让孩子负螺旋下降,成绩一蹶不振。
采访中,一位妈妈的话语也许代表了很多家长的心声:“孩子进初中后的第一次考试至关重要,如果第一次考试就给老师留下成绩不好的印象,那以后成绩即便考好了,老师也不会在意的。参加衔接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孩子进入初中后能尽快适应,让老师重视自己的孩子。”
“新中考”迫使考生早准备
改革后的中考,评价学生的成绩将从以往靠中考“一考定终身”转变为“学业水平考试”。在新的考试制度中,从初一开始,学生每一次考试成绩都将计入考核,并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且每科成绩都将与升学挂钩。昆明家家乐辅导学校校长张立家分析称,如果学生在初一、初二表现比较优秀,即使中考发挥失常,依然有机会进入比较好的学校。同时,也意味着初一、初二表现欠佳的学生,即便初三突击冲刺,成绩有了很大提高,最后中考考了很高的分数,但由于初一、初二的综合评分和学业评分不达标,也不能进入好的高中。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校对学生日常学习中的表现更为看重,并且是连续三年都要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因此,更应该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从而在初一、初二、初三年级都保持优异的测试成绩。做好初一年级的衔接,尤其是语文、数学、英语三主科的学习,更是重中之重。只有在初一年级就将自己的起点设置在更高的位置,才会在未来的综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什么孩子升入初中后成绩下滑?
孩子在小学时成绩很好,但进入初中后就直线下降……不少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抱怨。对此,昆明家家乐辅导学校校长张立家表示,造成成绩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可能是以下原因:
学习内容发生改变。小学和初中学习内容是分离的,小学生学三门主科,上学时间是从早上7点半到下午5点半,一到中学,要学7门主科,上学时间也是从早上7点半到下午5点半。在相同的时间内,学习强度增大了很多,有些学生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学习效率没有提上来,导致成绩下降。
初中与小学的教师教学方法不同。初中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为主,小学则是灌输式的,老师对学生的管理更加严格,并且是多方位的。小学老师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点,习惯对学生进行重复讲课。而中学由于课程压力,老师大多数讲一遍就过了。对于刚升入初一的学生来说,在听课技巧上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过渡。
中小学生学习习惯不同。小学生的学习速度太慢,小学中高年级考试内容用120分钟完成,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宽松的。因此小学生在考试时不会紧张,容易使学生养成答题慢的习惯。一到初中,同样是120分钟,可是考试内容多了,难度大了,很多学生不适应,到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往往都还没做完。
很多家长对孩子要求苛刻。孩子在小学时每次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不考满分就很不满意。到初中之后,继续这样要求孩子,认为考90分以下就是巨大的退步,对孩子横加指责,打击到了孩子的积极性,致使孩子出现厌学等情绪,成绩下滑变成恶性循环。
五招应对小升初衔接
小升初的衔接并不仅仅体现在孩子的知识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培养适应初中学习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在具体做法上,巨人教育昆明分校校长张韶维支招如下:
首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小学教育衔接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习惯的衔接,小学虽然也注重习惯的养成,但在具体学科的习惯养成上还需做努力。初中课堂上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要同时参与活动,因此要养成听课做好笔记的习惯。初中更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文科学习,应养成经常阅读、开口朗读的习惯。
其次,学会预习和复习。中学阶段信息量成倍增加,初一一年的信息量几乎相当于小学六年的信息量。小学可以反复讲一个内容,而中学则不同,今天没听懂,明天在这基础上又有新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而每一个学科都有不同的预习要求,只有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作好充分的预习工作,才能使课堂效率事半功倍。
再次,要完成从模仿到理解的转变。初一的学生经常反映,上课时听得挺明白,下课后回家不会做。原因在于,小学老师讲完例题后,都会出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模仿解答方法。而中学老师着重讲概念,练习题跟例题不完全一样,要求在掌握概念和公式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此外,还需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老师说得多管得多。中学提倡自觉学习、独立意识。如果不会自主学习,不自觉、不主动,考试时就要吃苦头。老师一节课可能要说100多句话,你都听明白了,但是最重要的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却没听明白。再比如说改错,很多家长本身就没意识到,觉得孩子自己知道错了就行了,实际知道错了并把这个错误消灭是个很困难的过程。
最后,要养成学前制订计划,学后总结反思的习惯。要求孩子安排好各科的写作业时间,要填写时间表,严格按照计划来写作业,改变学习的无序状态,减少学习的随意性,使孩子的学习逐渐由自发转为自觉。在平时的学习中可设置难题本,把遇到的难题抄写在专门的本子上,并自己寻求解决的方法、途径。
升入初中 孩子该适应什么
从小学升入初中,是中学阶段的第一个重要转型期,由于自身生理心理上的明显变化和客观环境的改变,会令一些学生感到不适应,进而影响学业。记者通过采访总结了升入初中后需要适应的六大变化,希望可以帮助学生迈好中学第一步。
科目增多。除了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等小学已经接触过的学科外,中学还将增加历史、地理、心理健康、物理、化学等科目。
老师增加。随着学科的增加,上课的老师也增多了,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要求,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适应他们。
集体管理。小学都是班主任独挡一面的看管式管理,而初中是教师集体管理加上学生自主管理。小学被无微不至关心惯了的学生,进入初中,会突然觉得“无依无靠”,习惯了班主任一人管理的学生,要面对七八位老师、领导和学生会、班委会的集体管理,或许会感到不适应。
角色变化。一些到了热点学校就读的学生刚开始会沉浸在一种优越感中,甚至有点沾沾自喜,不经意间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或犯了错误被老师批评教育后心理难以承受从此一蹶不振,不知不觉中荒废了学业。能到一些热点学校就读的同学绝大部分在小学时都是极优秀的学生,有不少是老师的得意弟子,这么多优秀学生集中到一起令老师难以顾及到每一位本来就很优秀的同学。而另一些同学因种种原因进不了热点学校就读,到了一般学校甚至会有点自卑。
活动频繁。与小学相比,初中会安排更多的活动,校园生活更加绚丽多彩,也给每位学生带来崭新的发展平台。
要求更高。初中阶段学习强度大,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尤其是一些重点中学,会有许多严格的、具体的要求,让初来乍到的学生或许会有点不适应。
“小升初”衔接要重视心理调整
初一新生会面临许多问题,不适应是孩子最明显的表现,主要是心理上、生理上和环境上的。上了初中,一些生理上的变化是孩子们从未遇到过的,有些孩子不免感到恐惧;到了一个新环境,面对新的学校、老师、同学,也会有不适应感。
心理专家指出,升入初中后,一部分孩子会有失落感,特别是上小学时成绩很好、升入初中后成绩下降的孩子。因为孩子从以前的“众星捧月”到现在的成绩平平,肯定一时接受不了,所以往往情绪低落,怀念以前的小学生活。
专家称,面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家长和孩子不必紧张。作为家长,首先要及时和孩子沟通,告诉孩子在中学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比如功课紧、竞争压力大等;其次,帮助孩子正确定位,制订新的学习目标也是必要的。家长不能一开始就要求孩子考前几名,给孩子过多压力,而是要引导孩子把自己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另外,学生在新学校要多参加集体活动、多表现自己,一方面能更快更好地融入集体,另一方面可以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也让别的同学很快认识自己。对新的变化、新的问题要勇敢地面对,主动去适应新环境,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父母或老师求助。
【如何从心里上战胜“小升初”衔接】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精品推荐
- 小升初资讯
- 小升初衔接
- 小升初特长生
- 小升初分班考试
- 小升初学区房
- 小升初其他文章
- 小升初政策
- 小升初电脑派位
- 小升初择校
- 小升初练习题
- 小升初经验
- 小升初推优
- 小升初小五班
- 小升初简历
- 小升初真题
- 小升初模拟题
- 小升初名校动态
- 小升初小道消息
- 小升初征文
- 小升初面试
- 小升初学习资料
- 小升初优录
- 小升初升学指导
- 小升初常见问题
- 小升初小学
- 小升初教育新闻
- 小升初天天练
- 小升初学科辅导
- 小升初名词解释
- 小升初自主招生
- 小升初语文题
- 小升初数学题
- 小升初英语题
- 小升初奥数天天练
- 小升初语文天天练
- 小升初英语天天练
- 小升初总复习
- 小升初升学策略
- 小升初话题
- 小升初专家指导
- 小升初备战
- 小升初实战
- 小升初家庭教育
- 小升初小学知识点
- 小升初初一衔接题
- 小升初常识
分类导航
- 小升初资讯
- 小升初衔接
- 小升初特长生
- 小升初分班考试
- 小升初学区房
- 小升初其他文章
- 小升初政策
- 小升初电脑派位
- 小升初择校
- 小升初练习题
- 小升初经验
- 小升初推优
- 小升初小五班
- 小升初简历
- 小升初真题
- 小升初模拟题
- 小升初名校动态
- 小升初小道消息
- 小升初征文
- 小升初面试
- 小升初学习资料
- 小升初优录
- 小升初升学指导
- 小升初常见问题
- 小升初小学
- 小升初教育新闻
- 小升初天天练
- 小升初学科辅导
- 小升初名词解释
- 小升初自主招生
- 小升初语文题
- 小升初数学题
- 小升初英语题
- 小升初奥数天天练
- 小升初语文天天练
- 小升初英语天天练
- 小升初总复习
- 小升初升学策略
- 小升初话题
- 小升初专家指导
- 小升初备战
- 小升初实战
- 小升初家庭教育
- 小升初小学知识点
- 小升初初一衔接题
- 小升初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