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芙蓉区4756名小升初生全部读名校
为丰富区域内优质公办初中资源,整体带动全区初中办学水平,满足区域内人民群众就近接受优质中学教育的需求,芙蓉区决定将市12中交由长沙市一中托 管,并命名为“湘一芙蓉中学”。首轮托管办学时间自2012年7月至2018年7月,为期6年。改名后的湘一芙蓉中学为芙蓉区举办的公办中学,由芙蓉区委 托芙蓉区教育局和市一中成立托管办学董事会,芙蓉区教育局局长任董事长,市一中校长任副董事长,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主管教学业务的 副校长由市一中选派,同时选派一批骨干教师任学科教学。
昨日,长沙市第12中正式命名为“湘一芙蓉中学”,芙蓉区区属三所初中全部由四大名校委托管理或对口支援,加上辖区内的三所老牌省示范性高中的初中部,芙蓉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初中阶段高水平均衡。今年芙蓉区4756名小升初毕业生都能入读公办初中名校,标志着芙蓉区公办初中全面进入名校时代。
湘一芙蓉中学地处交通十分便利的五一大道韭菜园,今后该校将以公办初中为主要发展方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及日常行政管理全部交由市一中统一管理,完全按照市一中全套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运行,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学校文化建设、质量评价和考核机制等方面均共享市一中的优质资源,与湘一青竹湖外国语学校的教学同步。
长沙市一中校长赵雅茜表示,“我们有信心争取在3~5年内将湘一芙蓉中学打造成全省最有影响力的公办优质初中之一。”湘一芙蓉中学总规模为45个班,可容纳学生2200多人,班额严格按照标准配置,每班不超过50人。该校今年初中招生由市一中负责,且享受长沙市教育局对该类型学校的优惠招生政策,招生热线:0731-85137322。
目前,芙蓉区区属中学,除湘一芙蓉中学由长沙市一中委托管理外,马王堆中学也是市一中多年的对口支援学校,长郡芙蓉中学则由长郡中学委托管理;加上区内有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长沙市六中、长铁一中等三所公办省级示范性高中举办的初中,每年可提供优质公办学位近5000个,完全能满足今后芙蓉区小升初毕业生对优质公办初中的需求。
【长沙市芙蓉区4756名小升初生全部读名校】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精品推荐
- 小升初资讯
- 小升初衔接
- 小升初特长生
- 小升初分班考试
- 小升初学区房
- 小升初其他文章
- 小升初政策
- 小升初电脑派位
- 小升初择校
- 小升初练习题
- 小升初经验
- 小升初推优
- 小升初小五班
- 小升初简历
- 小升初真题
- 小升初模拟题
- 小升初名校动态
- 小升初小道消息
- 小升初征文
- 小升初面试
- 小升初学习资料
- 小升初优录
- 小升初升学指导
- 小升初常见问题
- 小升初小学
- 小升初教育新闻
- 小升初天天练
- 小升初学科辅导
- 小升初名词解释
- 小升初自主招生
- 小升初语文题
- 小升初数学题
- 小升初英语题
- 小升初奥数天天练
- 小升初语文天天练
- 小升初英语天天练
- 小升初总复习
- 小升初升学策略
- 小升初话题
- 小升初专家指导
- 小升初备战
- 小升初实战
- 小升初家庭教育
- 小升初小学知识点
- 小升初初一衔接题
- 小升初常识
分类导航
- 小升初资讯
- 小升初衔接
- 小升初特长生
- 小升初分班考试
- 小升初学区房
- 小升初其他文章
- 小升初政策
- 小升初电脑派位
- 小升初择校
- 小升初练习题
- 小升初经验
- 小升初推优
- 小升初小五班
- 小升初简历
- 小升初真题
- 小升初模拟题
- 小升初名校动态
- 小升初小道消息
- 小升初征文
- 小升初面试
- 小升初学习资料
- 小升初优录
- 小升初升学指导
- 小升初常见问题
- 小升初小学
- 小升初教育新闻
- 小升初天天练
- 小升初学科辅导
- 小升初名词解释
- 小升初自主招生
- 小升初语文题
- 小升初数学题
- 小升初英语题
- 小升初奥数天天练
- 小升初语文天天练
- 小升初英语天天练
- 小升初总复习
- 小升初升学策略
- 小升初话题
- 小升初专家指导
- 小升初备战
- 小升初实战
- 小升初家庭教育
- 小升初小学知识点
- 小升初初一衔接题
- 小升初常识
- 2012年第20届奥林匹克杯全国作文大赛青岛赛区获奖名单
- 让孩子开朗乐观成长的八个建议
- 今秋合肥小学新生爆满 未足龄儿童空位难觅
- 教育局:全市7区将新增13所幼儿园
- 江西去年查处学校乱收费逾3000万
- “我心中的世园会”大赛软笔书法获奖名单(一)
- 华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来了!这些优质教育资源落户济南!
- 2018年武汉十一崇仁区内优录家长会
- 2018年武汉十一崇仁北区优录报名时间
- 苏州2018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时代的进步
- 苏州2018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未来科技世界
- 苏州2018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创新科技